探索解决方案
探索方案
搜索新闻资讯
搜索新闻
新闻中心
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Group
服务认证如何为食品企业创造多重效益?
时间:2025-07-18

在当前食品与消费品行业中,“产品同质、服务无感、用户流失”成为不少企业绕不开的现实:

 

  • 营销投入大,客诉率持续攀升;

  • 门店服务无标准,体验不稳定;

  • 物流问题频发,客户体验差;

  • 服务体系缺失,信任度不足。

 

价格战固然带来短期订单,但无法支撑长期经营。在“体验为王”的消费趋势之下,不做标准化服务就是在放弃竞争力。

 

行业难题:产品过剩,服务失控

 

消费者对“品质感”与“安全感”的诉求,正在从“产品端”延伸到“服务端”。但许多企业仍面临以下难题:

 

01 售后杂乱无序

退换货处理随意,处理周期、人员态度、补偿机制无统一标准,客户投诉频发,服务成本居高不下。

 

02 门店服务不统一

前台接待、导购讲解、投诉响应等流程全靠经验,服务质量取决于“人”,无法复制优化。

 

03 配送保障不足

超时、丢件、污染、无人负责等问题易伤害消费者信任,尤其在餐饮配送场景中尤为敏感。

 

04 无资质背书

哪怕服务做得好,消费者也难以识别和认可。没有标准体系、没有第三方认证,服务优势无法变现。

 

解决方案:构建标准服务体系

 

服务认证,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鼓励推广的质量提升工具,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依据标准开展认证,如“商品售后服务认证”“餐饮服务认证”“配送服务认证”等。

 

服务认证的核心价值不在于证书本身,而在于帮助企业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服务保障机制,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品质提升。

 

企业痛点

解决方式

服务流程混乱

建立统一的服务流程和操作标准

客户信任不足

通过权威认证外化企业服务能力

投诉频发

构建闭环处理机制,提升响应效率

人员能力不齐

标准化培训机制,让员工服务有章可循

拓展渠道难

有资质支撑,助力团餐、公共项目等合作

 

 

发展趋势:服务成为竞争焦点

 

在食品与消费品行业的竞争格局中,“低价抢客”只是一种短期策略,而“服务标准化”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。

 

01 政策明确导向

近年来,国家层面持续释放信号,鼓励在食品、餐饮、物流等重点民生领域推广服务认证,将服务质量作为监管重点与市场准入的重要参考[1]。例如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率先开展“绿色服务认证”试点,以“标准+认证”推动中式正餐服务提质升级[2]

 

02 行业头部试点

上海餐饮品牌红子鸡凤凰楼、丰收日等餐饮老店,作为上海首批获证单位,通过引入绿色服务认证,完成从运营改造到服务流程优化的全面升级。

以特大型饭店红子鸡凤凰楼为例,认证帮助其在运营效益、能效水平与品牌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[3]

 

  • 能效提升:厨房排风系统智能调速,较传统设备节能35%;热水系统从天然气改为电能,节能10%-15%;

  • 经营效益增强:能源消耗仅占营业收入的3.3%,优于绿色餐厅地方标准(4%);

  • 原料利用率高:食材出成率达68%,显著优于行业水平;

  • 品牌形象跃升:增强客户信任与政府、合作方认可。

 

03 从合规走向增长

这些案例表明,服务认证不仅是“为了应付监管”的合规工具,更是推动企业差异化定位、口碑积累与市场拓展的重要支点,是食品与餐饮企业突破“同质化竞争”与“价格战”的有力路径。

 

服务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。在获客成本攀升、价格战激烈的当下,建立专业透明的服务标准体系,才是企业赢得长期发展的关键。

 

华中集团提供全流程服务认证支持,帮助企业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如需了解认证详情或获取定制方案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!

 

[1]市场监管总局《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(2022—2025年)的通知》,发布日期:2022年11月1日

[2]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《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若干措施》,发布日期:2025年7月8日

[3]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《人民网:上海在全国首创中式正餐绿色餐饮服务认证,两家本土企业获颁首批认证证书》,发布日期:2023年9月20日

业务咨询